司建伟官方网站
http://sjw.diaosu.cn
司建伟首页>文章>正文

城市雕塑的方位

更新时间:2024-05-04 23:06:47 作者:sijianwei

    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装饰,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空间,同时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城市雕塑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标志,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雕塑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所以,城市雕塑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城市雕塑正是在其强化物质内容,达到精神高度的过程中使自身具有了永恒性。一件杰出的城市雕塑作品甚至会成为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标志,我们一提起《鱼美人》雕塑,就会想起大海和遥远的丹麦;一提起自由女神,就会想起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想起纽约市。所以雕塑和建筑一样具有永恒的意味。
    城市雕塑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即人与自然是“一元”的,统一的,人与自然环境是亲和的而并非是主客体分开的。就如中国古代的国画,人总是融在自然之中。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正如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样,是融入环境并与环境协调。如中国汉  代霍去病墓的石刻中,把石马、石虎等动物放置在山上,依照自然形状稍作刻画,线条自由,造形深沉古朴。在自然与物体似与不似之间获得一种取其精神的意味,完全融入自然。四川的《凌去山弥勒大佛》描述的就特别好:“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
    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的城市雕塑艺术发展也尤为突出。日本由于文化的特点,对于禅宗精神的领悟,在城市雕塑中表现为一种自然的“静”,把人带入自然的和和偕平静之中,引人沉思。在材料的运用上,使用了很多原始的石头,并与水体相结合。在日本人的观念中,人工造景就融合了佛教的、道教的精神。同时中国宋元时期的文人画的禅意也深入了日本的造园传统。如“方丈石庭”。
    除了自然环境,城市雕塑还主要会过多的与城市环境产生互动。不同的城市环境,在视觉上、空间上、心理上、实用功能上也完全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科技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越远,人性的自然就越来越淡薄。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城市的美化,树立“美的城市”形象,谋求团结稳定。城市雕塑在这场新掀起的城市“文艺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生物体和文化体的产物,为着自身的生态和发展,人类通过其创造性的劳动,与环境进行能量摄取与交换,维系着人与环境的亲和关系。”
    按不同的城市环境,城市雕塑可分为园林雕塑、广场雕塑、校园雕塑、商业区雕塑、街区雕塑等。城市雕塑的环境设计,就是要协调好城市环境中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关系,它并不只是满足视觉的愉悦和美化。它首先应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于生态的环境空间,这环境空间在满足视觉与环境的基础上应考虑人的精神性与环境的协调性。所以城市雕塑的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现实的整体性——力求与环境的统一和谐,它是一种宽容和谦逊胜过自我表现的虚荣;二是时空的连续性——力求与环境的历史和未来联结,深入到与我们血水交融的文化,追寻隐匿于环境造物中的本来面目;三是意识的民众性——力求与环境的最广大的所有者沟通,并为之服务。
    印象派画家们打破常规,第一次从画室中走向自然,去感受色彩。对色彩理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使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革,从而使整个绘画艺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城市雕塑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正如印象派画家们的革命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家对一些雕塑基本语言和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和扩充。现代城市雕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形态的城市雕塑更具有特殊的时代内容和前所未有的涵义。它更强调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属性和环境意识。因此,我们已经用着一个更具有概括力的概念——“现代公共艺术”来替代了现代城市雕塑这一概念。
    现代社会公共艺术是多元化的多种艺术形式共存。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的发展和运用更是为现代社会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造型的形式是现代公共艺术语言的新拓展,可以说,现代社会公共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产物。
    社会不断进步,城市雕塑也不断发展,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已打破了保守单一的传统意识,破除了静止与稳定的历史模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雕塑仅限于造型空间的理解,使人们意识到雕塑不一定是一个集中式的纪念物,而有可能是一个与社会公共问题,或与社会活动紧密相关的,使更多的人们得以参与的、开放的公共艺术。无论怎样,它们都已成为服务于一个公共社会开放空间的社会公共艺术。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